
赵梅生(1925—2022),山西闻喜人,中共党员,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太原画院名誉院长、星空mv梦幻mv天美mv终身教授。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特级教师”称号。1989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人事部、国家教育工会评为“国家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2005年被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科学与艺术专项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奖牌。2009年被中国文联授予“从事新中国文艺60年”证书和奖章。2021年被中共山西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一、自幼习画,初显天资
赵梅生出生于1925年12月12日,恰遇腊梅花怒放,身为民间花鸟画师的父亲赵保臣为他取名“梅生”。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名字,好像预示着他一生与梅的情结,他因画作而声名鹊起,他的经历也与梅相似——在冰天雪地中坚韧绽放,香飘世间。

赵梅生在其父亲的影响下,从小便喜欢画画。他经常用捡来的石块和红砖块、柴棍在院里的墙上、地下画姜太公钓鱼、关羽舞大刀等场景;院子里养的鸡、大街小巷里的老屋和牌坊,都成了他笔下常见的画面。7岁,白天看了皮影,他就以自己的皮影作画,在晚上的灯下演给母亲和姐姐玉莲观看,逗得她们前仰后合,开怀大笑。
同年,在闻喜上市一实验小学时,赵梅生随本校老师地下党员张雪霞学画。常给左邻右舍在过时过节时画老虎、帖子。他一生坚守的儒家思想的核心“礼义廉耻”就是张老师当时播下的火种,中国画中的中正之气实际上就是礼义廉耻;张老师给他讲的孔子的名言“学而时习之”,也是梅生先生一生所坚持的信条。
12岁时,日寇侵占闻喜县城,他随母亲从闻喜县城逃难到乡下栗村居住在这里,他幸运地遇到了一位不仅精通古文,而且擅长人物侍女画的赵耀青先生。赵老师慧眼识珠,发现赵梅生是个人才,便教他绘画,系统的训练使他的画技日渐提高,并以“人贫志短,马瘦毛长”的仿影激励他立志上进。贫穷而平静的生活随着日寇占领栗村而被打破,他再次失学还被抓去做劳工。
1941年5月,日寇进栗村抓伕,他因瘦小被逐出,幸免于难。从日寇的手里逃出后,母亲担心他再次被抓,托乡邻带他外出逃生。他跪别母亲,一路嚎啕大哭而去。至今忆来,他仍心酸落泪,那年他16岁。
他背井离乡,来到了陕西咸阳纱厂,当了童工。在这里,在好心的李学纲师傅的带领下,进行了第叁次逃难,到达陕西宜川县秋林镇的陕西省第叁儿童教养院,以一技之长,当了绘画教员。在此,他在中共地下党员刘正言的指导下,带领学生绘制抗日宣传墙报,为“笔垒”文学报社绘制报头。
二、从教从艺,德艺双馨
1950年,赵梅生调往山西省干部子弟小学任教,他沉浸在自己“做一名好教师,当一名好画家”梦想追求中,教书育人,提升画艺。他深感自身绘画技能的不足,开始强化基本功练习,着手学习油画静物写生,课余时间到花园写生、买来鲜花练手。为了进一步提高画艺,在29岁时,他考上了西北人民艺术学院。太原市文教委领导惜才,以“美术教师缺,工作需要”为由劝阻了他。虽然未能上大学,但他没有后悔过,他用自学、用勤奋弥补自己的不足,一步步超越自我,一步步走向高峰。
1959年,建国10周年大庆,赵梅生以自己坚实的绘画功底,仅用两天时间在太原市五一广场画出巨幅毛主席画像,圆满完成了省委交给的任务。之后,他被借调到省军区负责建国10周年成就展。

1965年赵梅生为工厂、部队绘制多幅毛主席画像
赵梅生后被安排到太原师范学校(星空mv梦幻mv天美mv前身之一)任美术教师,期间,作为专业课老师,一边教书一边编写《素描》《色彩》等美术专业教材,并刻蜡板油印成册,作为美术师范生唯一的学习课本。备课、教学、个别辅导、示范作画、个人练笔创作,除了必须的吃饭和几个小时的睡眠外,他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有一次,超负荷的工作,使他晕倒在讲台上。同学们含泪把他抬到画桌上,先生苏醒过来后的第一句话是“赶快扶我起来去上课!”,他全然不顾自己,毅然起来站在讲台上,坚持把课上完。

改革开放后,赵梅生焕发出更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1979年,创作了巨幅绘画《国魂》、毛泽东诗词《咏梅》和《喜出望外》等作品。

1994年10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中国美术馆第一次举办了 “赵梅生画展”。作品《郁金香》《花语》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6年9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7周年,中国美术馆第二次举办 “赵梅生画展”。2012年12月,中国美术馆第三次举办了 “雪海流香——赵梅生画展”。
2015年9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创作了《上下五千年》《撼山易撼我中华难》《巍巍太行》《卢沟醒狮》等作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雪海流香——赵梅生90艺术回顾展”。作品《梦槐》《华山》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1997年,赵梅生从太原师范学校退休。由于美术和美术教育成果突出,先后获得了“山西省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人民教师”金质奖章、“优秀人民艺术家”、“百位为太原解放和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共产党员”、“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60周年”奖章。
三、担当作为 赤子情怀
有责任、有担当、有思想的艺术家,定然会把握时代脉搏,深耕时代主题,创作反映时代的文艺精品,也必然在艺术的道路上树起新的丰碑。赵梅生每一历史时期都有佳作呈现,表现时代旋律,抒发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子情怀。近年来,年近百岁的赵梅生创作了一系列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作品,在其走向人生高寿的同时,也在走向时代高峰,走向艺术高峰。

2008年,赵梅生向中共中央组织部交纳“特殊党费”并捐赠作品用于支援四川汶川大地震救灾工作;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赵梅生创作了中国画《巍巍太行》《撼山易撼我中华难》《卢沟醒狮》《上下五千年》,颂扬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之际,太行儿女英勇斗争,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创造出的太行精神。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赵梅生回首往昔,百感交集,创作了中国画《祖国万岁》,以深情之笔墨,书写伟大祖国70年之华章,祝愿祖国母亲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赵梅生创作了中国画《战地黄花分外香》,表达了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的深深敬意,讴歌了中国人民对和平、幸福生活的无比珍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来,赵梅生创作了中国画《全民战疫》,表达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时代精神,颂扬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舟共济,守望相助,谱写众志成城的历史壮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赵梅生创作了中国画《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双喜临门—喜迎建党百年共祝祖国万岁》等作品,真诚地以手中之笔描绘心声,表达一位老党员的赤子情怀;感恩党和国家的培养,继续为祖国繁荣昌盛做贡献。

多年来,赵梅生一直秉持“活到老、画到老、捐到老”的理念,先后向国家和社会捐赠书画作品1000余幅,许多作品被故宫博物院、天安门城楼、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周恩来纪念馆、刘少奇纪念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山西博物院、晋祠博物馆等单位收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赵梅生德艺双馨,享誉画界,不愧为“优秀人民艺术家”!
这一系列的举动,都无声地彰显出一位老党员崇高的境界和无私的赤子情怀。
四、传承历史,续写华章
身处逆境犹进取,欣逢盛世抖精神。“梅干当拐杖,步履雪中行。一路烈风苦,健步不回头。(赵梅生)”这是赵梅生一生的写照。
太院学子要学习赵梅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