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享讲坛”第16、17讲顺利举行,两场专题讲座分别围绕“伟大抗战精神”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展开。来自太原市晋源区、忻州市静乐县、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太原市财政金融学校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以及我校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共计80余人参与活动。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荣主持。

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党史研究四室主任许兴达以“山西抗战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为题作专题报告。他系统解读了中共中央对山西抗战的战略部署,强调这一部署体现了党在抗战初期的远见卓识与坚强领导;深入阐述了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指出中国共产党通过团结各方力量,凝聚了全民抗战的强大合力;通过“十二月事变”的和平解决、反“扫荡”斗争、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及整风运动等典型案例,生动展现了党在军事、经济、思想等多方面的历史贡献和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本场讲座通过对山西抗战史实的梳理与阐释,深化了思政课教师对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的理解,也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本土案例与图像资源,有助于进一步用好红色文化,落实铸魂育人。

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庆西以“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探索”为题,从教学能力、教研机制、教学管理、红色研学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一体化建设的路径与经验。他强调,应构建分层递进的教师发展体系,建立跨学段、校地联动的教研机制,设计动态适配的教学管理框架,并依托本土红色资源开发贯通各学段的研学实践体系。
讲座结合津疆两地实践案例,详细介绍了一体化育人平台建设及协同备课、课题共研、资源共享、师资共育等重点任务的经验成果,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实践参照与方向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