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教师申报教学成果奖的困惑,帮助教师学会从教学中积累、总结、凝练教学成果,11月16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特邀太原理工大学强彦教授做题为“如何申报教学成果奖”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采用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全体教师聆听了讲座。

首先,系主任徐国华对此次强彦教授能受邀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师作学术讲座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强教授在学术方面的成就。
本次讲座,强教授根据自己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切实经历,围绕什么是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申报的重要意义、如何从教改项目中凝练成果、申报书的内容有哪些以及撰写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案例列举生动实用,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就自己教学中和项目申报中存在的问题与强教授进行了请教,强教授耐心的解答使老师们茅塞顿开。
最后,徐国华指出,我系教改项目总体上还存在质量不高、教改与教学两张皮、重申报轻建设、重结题轻应用等问题,因此一直以来在教学成果奖方面难以突破,希望强教授的讲座给大家有所启示。省教学成果奖两年申报一次,老师们一定要早做准备,提前谋划,现在就开始着手梳理和整合资料,争取明年能拿出高质量的申报材料,冲击教学成果奖。
强彦,工学博士,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委会常委、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专委常委、教育专委执委、太原分部执委,山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欧美同学会太原分会理事,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家,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山西省优秀教师称号,是太原理工大学“十佳师德标兵”、“最美教师”。主讲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称号,获山西省一流课程称号。2019年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21年获山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叁等奖1项。从2010年至今,先后主持和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参编或翻译着作教材33部;申报发明专利23项,已授权19项;拥有软件着作权7项。目前主要研究人工智能的相关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