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奋楫”青年博士讲坛第二讲在3号楼106如期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博士、青年教师参加,论坛由马院副院长赵荣主持。

此次论坛由孙萌博士主讲,围绕《马克思共同体形态演变与人的发展思想》展开学术交流。他讲到: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具有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系统阐释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假共同体”和“真正共同体”的形成及其特征,同时紧密结合人类社会发展形态,完整展现共同体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遵循人类社会形态演进过程,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中开展对人的依赖关系形成原因、前提、以及影响的系统性探讨,明确共同体形成的必要性。在论述个人与共同体在生产关系、所有制形式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中,阐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中人的存在状态,以及这一状态下生产力及交往活动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依照共同体形态演变规律,进一步考察“虚假共同体”中“人的依赖”到“物的依赖”转向。“虚假共同体”是在“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解体后,共同体用特殊利益代替共同利益的虚假形式,其类型包括以国家、阶级为表象的“虚幻共同体”和以货币、资本为表象的“抽象共同体”。马克思通过批判“虚假共同体”指出构建“真正共同体”实现共同体发展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统一,个人通过联合获得自由并向完全的个人发展,彻底实现人的解放。
讲坛中王蓉博士围绕共同体形态的演进过程以及不同共同体形态的内涵、特征展开交流讨论,崔阳博士、樊艳博士、马凯莉博士分别围绕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概念内涵及其新时代发展进行交流讨论。赵荣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激发青年教师的学术热情、营造学术氛围是举办讲坛的重要目的;希望青年博士立足教学改革、科研探究、社会服务,保持科研惯性、做好学术引领,把自身的科研优势转化成马院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能。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始终不渝地为青年博士和全体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创建良好轻松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