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中文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与评审委员、原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心雕龙》学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组评委左东岭教授应邀莅临我院讲学,并与中文系教师进行了座谈。座谈会在办公楼四楼会议室进行。会议由院长张瑞君教授主持。中文系党总支书记吴康、中文系主任光军风、《星空mv梦幻mv天美mv学报》主编姚晓黎等负责同志及相关专业教师参加了座谈会。
张瑞君院长对两位专家的到访表示欢迎,并就学校与学科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向两位专家做了介绍。
詹福瑞教授首先发表讲话。他的讲话主要是围绕项目申报、学科建设、教学评估叁大问题展开的。就国家课题申报而言,詹教授认为教师应确立稳定的研究方向,用申报课题来作助力,而不是赶时尚、趋潮流,围绕项目来做研究。就中文学科建设而言,在坚持为社会服务、向应用转型的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应坚持自身学科的学理性特征,坚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地位。就本科教学评估而言,他提出了师资力量是判断能否建立优势学科的重要论断。此外,詹福瑞教授还对信息化时代文献数据库与学术研究的关系等问题发表了看法,认为计算机与数据库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手段,但不能完全依赖,必须坚持文本细读与思考,否则会丧失对文学的欣赏能力与对文化大义的思辨能力。左东岭教授结合自己的治学经验,讲解了申报课题与读书研究之间的重要关系。他认为课题申报的关键,是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养成则需要在这些方面用力。一是论题是读出来的,不深入阅读就提问题,如同建立空中楼阁。二是应对原发性问题作深入探讨。叁是要有学科交叉的意识,对学术作通观性的梳理。四是更新研究方法,养成超越中西的学术视野。五是培养逆向思维的能力。左东岭教授还指出,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教育,学生在本科阶段应养成读书的习惯,教师应将学术前沿成果传递给学生,唯其如此,中文教育才能葆有生机与活力,才能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立于不败之地。
两位学者的精辟见解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光军风、张晋军、任聪颖等教师先后发言,就中文系在教学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关课题申报的困惑、自身学术研究中的体会向两位专家进行请教,两位专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气氛非常热烈。姚晓黎老师还向两位专家赠送了学报。
最后,张瑞君院长作了总结发言,对两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感谢,并希望我院教师与专家们加强学术联系,勉励在座教师为本科教学评估、学科建设努力奋进,争取中文系取得跨越式的发展。(撰稿人:任聪颖 摄像:常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