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而写论文,有其要旨。11月15日,我系特邀山西财经大学新闻与艺术学院副院长金春平教授做论文撰写专题讲座。讲座由文旅系系主任刘媛媛教授主持,现场座无虚席。

金春平教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专业研究现状、文献搜集、论文的选题、基本结构、论文格式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撰写毕业论文。
在中国文学专业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的评述中,金春平教授对民国、十七年文学、文革、新时期、新世纪时期的学术论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明确而清晰的分类,并将眼光放到当下,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学术论文研究方向作出了严谨而准确地分析。此外,他还介绍了中国文学专业常用文献资料,为学生论文选题与撰写提供了充沛的文学资料和学术文献。

针对论文如何选题的问题,金教授以莫言等大家为例,生动地教导同学们如何结合自身兴趣,从文学、美学、心理学、哲学、历史学等多种角度去融合创造,要在自己所要研究的文学领域,通过自己独到的体验和心得体会,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逻辑思维和执行能力,同时结合大众方向、热门话题进行撰写论文,契合时代主题。金教授特别强调,论文写作首先要选定一个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明确定位,严守道德底线和学术规范,创新而不剑走偏锋,中正而不失新意,通过自己的角度来研究自己相应的学术领域,进而对祖国和社会表达自己的个人愿望与社会关切,不仅体现出当代大学生青春风采和活力,使命担当与历史责任。金教授还通过各类学术期刊对论文选题进行举例说明,他结合近现代文学学术研究趋势,对现当代时代热点与学术论文规范进行了解读,深入浅出,层层递进,为同学们进一步答疑解惑,使同学们豁然开朗。
接着,金教授从基本安排、内容安排、话语体系建设叁个方面讲述了论文正文写作时的要点。学术论文的写作与传统作文的写法,在笔调上是不同的,学术论文是科学的、理性的,不应带入感情,感性认知、散文的笔调不可取。其次,要以平实的方式去叙述,感叹、反问等形式不能有。再次,不宜引用过多文献,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否则毕业论文的独特性无从体现,只是人云亦云罢了。论文中要展示出撰写者的知识、逻辑与分析、个人感思才能使读者信服。最后,论证要严谨,逻辑要清晰,在文献举例、行文结构方面整体布局,统筹考虑,勿自相矛盾。
最后,金教授针对论文写作向同学们提出以下10点建议:
·1.广泛阅读,捕捉感受
·2.深入思考,凸显问题
·3.不求甚解,构建阐释
·4.转换思维,调遣表述
·5.占据资料,恰当运用
·6.观点鲜明,逻辑严谨
·7.论证思维,摒弃平叙
·8.开放视野,聚焦主体
·9.层层深入,直击本质
·10.结构匀称,论述精炼
金教授指出,撰写论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大量阅读、不断积累、不断出错又勤于总结、改正的过程。撰写论文,更要注重个人的文学积累,坚持与努力定会取得成功。
这场讲座节奏紧凑、干货满满,让同学们大开眼界,明白了“写论文”的要义,为大家今后写论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