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夯实学术基础,增强科研意识,开拓学术视野,提高文旅系教师撰写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申报书的能力和水平,10月12日下午,文化与旅游系邀请山西大学教授王为民作了题为“国家社科基金申请书填写中的要点和难点”的学术报告。讲座在钉钉平台举行,文旅系各专业70余名教师参加了讲座。

讲座由文旅系主任刘媛媛教授主持。刘媛媛首先介绍了王为民教授的学术成就。王为民是山西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汉语方言学和音韵学领域造诣精深。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王教授在国家级课题申报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刘主任向王教授介绍了星空mv梦幻mv天美mv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在重视服务地方的同时也注重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王教授的讲座将拉开文旅系2023年国家级课题申报工作的序幕,对文旅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大有帮助。
讲座中,王为民教授从选题和论证两方面入手,讲解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需要注意的问题。他强调选题应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参考课题申请指南,恰当地“酿造”一个切合自己的题目,同时应彰显自己的研究个性,突出问题意识和价值意识。在论证过程中,要注重标题和关键词的提炼,做到“有问有答,凡问必答”。同时要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框架思路,突出重点难点,建议使用思维导图展现研究框架,方便评委了解研究思路与脉络。重视课题申报书的视觉效果,选用适当的字体,调整行距,做到“眉清目秀”,引人入胜。王教授还就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关系进行了对比解释。他从自身申报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的经验出发,强调研究基础的重要性,论证过程应思路清晰、表述精当、逻辑性强、突出重点,树立“坚守、探索、创新、超越”的理念,方能在科研工作中取得长足的发展。

在互动环节中,文旅系教师提出如何梳理学术思路、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如何筑牢研究基础、如何确定合适的课题题目等一系列问题,王教授都做了详细的解答,交流非常热烈、深入。对于青年教师,王教授用胡适的名言进行勉励:“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他勉励广大教师要在课题申报中树立信心,持久发力,久久为功,定能实现预期目标,获得理想成绩。
最后,文旅系科研副主任任聪颖对讲座做了总结点评,他认为王教授的这场讲座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品质,既有整体的评述,又有细节的分析,深入浅出、要言不烦地点拨了国家级课题申报的要领,王教授对问题意识、创新思维的强调、课题关键词的凝练、研究框架思维导图的编制、新旧版申报书的对照等关键性内容均有独到的看法。这些观点对文旅系教师科研思维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本次讲座深化了文旅系教师对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认识,对于提升教师科研项目申报质量和水平、争创高水平科研项目立项,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文旅系教师将围绕讲座内容进行持续的学习和品味,结合自身专业探寻学术增长点,坚持不懈,不断努力,力争在国家级课题申报方面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