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展示太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厚的红色文化,太原市文物局成立“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工作专班并规划推荐出十余条精品研学路线。5月20日,智能与自动化系彭强、丁垚、王有平、陈彬尧、郭紫莹、刘怡、高楠、卫雨田等8名学生党团员赴晋祠博物馆和龙山景区开展了主题为“触摸历史,感知文明”为主题的国情研学,多角度领略文物风貌,近距离触摸历史脉搏,全方位感知中华文明。

晋祠是奉祀西周初晋国开国侯唐叔虞的祠堂,至少有1500余年历史,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古建园林、雕塑碑刻等于一体的着名风景名胜区。研学中,同学们一边聆听讲解员介绍,一边观看精致悠远的出土文物、栩栩如生的仿真展品,领略了鱼沼飞梁的博大智慧,水镜台的别致造型,献殿梁驾的简单轻巧,宋代侍女的栩栩如生,更被圣母殿的壮观景象所震惊,傅山纪念馆、董寿平美术馆、赵梅生美术馆等也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龙山石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题材最丰富的道教石窟,在中国道教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伴着台阶两旁的古树枯藤,同学们进入龙山景区。在上山途中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体味着文化的绵长,也不失为一次难得的文化之旅。龙山石窟一共八个洞窟,分别为虚皇龛、叁清龛、卧如龛、玄真龛、叁大法师龛、七真龛及另外两处道龛,总共40多尊石雕像。雕像风格朴实、凝练、庄重,衣饰简洁、褶皱分明,与佛教石窟雕像风格迥异。

一件件馆藏珍品,一幅幅彩绘壁画,一座座石雕石刻,无不是太原的精华所在、神韵所在,无不体现着历史的穿透力、艺术的感染力和文明的渗透力。通过研学的方式解读相关历史故事,参观名胜古迹,进一步帮助研学的同学们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展示太原深厚多元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