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巍巍,汾水泱泱。英雄的山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在这块红色热土上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伟大丰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山西丰厚的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开展了“家乡史 红色情”为主题的一系列课内外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追寻家乡的红色足迹中,传承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增强使命担当。
7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虚拟仿真教学中心举行“家乡史 红色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翟婷婷出席仪式并讲话,各社会实践队指导教师和全体队员参加了出征仪式。这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对“家乡史 红色情”主题系列活动的再深化,是我校学生深度探寻家乡红色足迹、赓续红色基因的再出发。

翟婷婷在动员讲话中指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行走”的思政课堂,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是青年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有效载体。她勉励同学们在深入各个红色教育基地的实践中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感悟时代的蓬勃发展、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担当意识;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以叁晋大地为学习课堂,做好调查研究,在边干边学中经风雨、见世面、强本领,寻找国家需要、社会需求、个人成长的结合点,争做新时代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的原则,与“青马工程”培训、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等活动充分结合,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是学院“红色领航、多维协同、合力育人”的“大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的生动实践。即日起,6支实践团队将分赴太原、阳泉、晋城、古交、吕梁、临汾等多个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探寻红色足迹、追寻红色历史、弘扬红色文化、开展红色宣讲、服务遗迹保护和红色基地宣传等工作广泛开展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