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今年暑假,我院组织54支队伍奔赴各地开展“叁下乡”社会实践,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7月29日,外语系“译”同奋进队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号召,赴霍州开展以“红梦扬帆,‘译’起同行”为主题的暑期“叁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译”同奋进队由外语系分团委书记张会会老师指导,翻译21-1班郭怡作为队长以及叁位队员(英教21-1班陈宇桐,翻译22-1班张文敏,翻译22-1班王钰婕)组成。队员们一起同行,为红色基因世世代代传下去贡献出青年的智慧与力量。
01探旧址,追寻红色记忆
霍州是革命之城、英雄之城,是一片有着深厚红色文化、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1962年,为纪念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霍县人民政府修建了烈士陵园。1985年被霍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被霍州市市委、市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02述实践,汲取红色力量
烈士陵园长廊上书写着烈士的英雄事迹。霍州长江支队的烈士朱华,他的名字永远地被镌刻在纪念碑上。这里述说着一个跨越70多年、连结中镇霍山和八闽大地的感人故事。朱华同志用他的一生生动阐释了“听党指挥、一心为民、勇于奉献、清正廉洁”的长江支队精神。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漫漫历史长河中,峥嵘革命岁月掩埋在黄土之下悄无声息,传承至今的红色革命精神却跃然于石碑之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大理石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工整秀丽的小楷镌刻着红军和抗日烈士的英名。当身临其境之时,我们仿佛感受过战火洗礼,一份肃静、庄严感油然而生。

03悟体会,赓续红色血脉
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热烈燃烧的忠魂,都有一种义无反顾、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身为当代新青年,我们必将铭记历史,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扛起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