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强化师生党员党性修养,推动红色文旅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10月17日,旅游系组织师生党员于赴定襄县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与定襄县晋昌镇党委联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共促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暨西河头村红色主题村落规划项目签约仪式。

活动伊始,全体师生党员面向党旗庄严站立,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纪念馆广场,不仅唤醒了每一位党员的初心记忆,更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使命担当的信念,为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奠定了庄严而厚重的基调。

随后,全体人员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走进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展厅,通过历史图片、珍贵文物、场景复原及多媒体展示,系统了解西河头地道战的历史背景、战斗过程与英雄故事,深刻感悟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展现的智慧与勇气。在地道体验环节,师生党员们沿着蜿蜒的地道缓缓前行,亲身感受地道内部设施的巧妙设计,直观体会“地下长城”的战略价值与革命先辈的斗争智慧,进一步加深了对革命历史的认知与敬畏。

参观结束后,旅游系党委与定襄县晋昌镇党委联合召开“传承红色基因,促进乡村振兴”主题研讨会,会议由晋昌镇镇长曲建钢主持。研讨会上,镇长曲建钢、地道战纪念馆馆长毛有为、西河头村党支部书记兰庆利分别围绕乡村振兴、地道战发展历史与现状、红色基因传承等内容进行主题发言。旅游系教师党员代表付树林结合团队研究方向发言。他表示,团队立足山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数字化整合挖掘红色历史,构建具有情感共鸣的旅游表达体系,后续将在红色旅游故事构建、沉浸式体验设计、红色滨笔塑造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助力西河头村红色文旅发展。

系党委书记郭东玲在研讨会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参观学习既是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她强调,西河头地道战历史是军民同心、艰苦奋斗的生动见证,晋昌镇与西河头村推动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结合的实践值得肯定。旅游系将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整合师资力量,在红色文化挖掘、旅游规划设计、文旅产物开发等方面与地方深化合作,助力山西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旅动能。

研讨会后,旅游系与西河头村村民委员会举行了“西河头红色主题村落规划”项目签约仪式。系主任张煜与西河头村党支部书记兰庆利作为双方代表上台签约,此次签约标志着校地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为红色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签约仪式后,张煜就西河头红色主题村落规划项目进行发言。他表示,旅游系高度重视此次合作,将组建专业团队,从叁方面推进项目落地:一是深入开展调研,系统挖掘西河头村历史人物、故事及遗址遗迹资源,确保规划兼具前瞻性与可行性;二是聚焦创意赋能,探索红色文化与旅游体验、教育培训、文创产业的深度融合路径,通过沉浸式互动设计让红色历史“可感知、可触摸、易共鸣”;叁是坚持共建共享,充分听取地方意见,确保规划方案接地气、能落地,切实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与村民增收,真正将西河头村打造为区域红色教育高地、文旅融合典范与乡村振兴样板。

活动最后,晋昌镇党委书记信宇飞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深远意义,强调校地双方以红色资源为纽带开展深度合作,是推动革命老区振兴的重要实践。他指出,西河头村要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抢抓发展机遇,主动对接高校智力资源,提升红色文旅服务品质与品牌影响力。同时希望双方在规划实施中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村民,共同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此次红色主题村落规划的签约,是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的重要举措。旅游系将组建专业团队,深入挖掘西河头村红色文化内涵,提供村落总体规划、旅游产物设计、文创开发等系统性支持,助力西河头村打造“红色教育高地、文旅融合典范、乡村振兴样板”。西河头村则将依托本地资源,配合规划落地,推动村民参与红色旅游发展,实现集体经济增收与村民致富。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也是校地协同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不仅强化了师生党员们的党性修养和使命担当,更搭建了校地合作的坚实桥梁。未来,旅游系将持续深化与定襄县西河头村的合作,在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旅游开发、乡村振兴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让红色基因绽放时代光芒,为山西文旅事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