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在“九一八”事变94周年的深刻缅怀中,一场以“红色诗词润心,爱国精神铸魂”为主题的朗诵比赛,于校园间奏响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爱国血脉的时代强音。当红色诗词的千年风韵与青春的蓬勃脉动相遇,当抗战精神的厚重底蕴与当代青年的使命自觉碰撞,一段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就此在灯光璀璨的舞台上徐徐展开。数学系党总支副书记李小广、团委书记李婷婷、团委副书记严豪、宣讲标兵张庆华担任大赛评委。


活动当日,参赛选手身着精心准备的表演服,在背景视频的沉浸式叙事与音乐的深情烘托中,以声音为笔、以情感为墨,在舞台之上勾勒出一幅贯通百年的爱国长卷。青年学子以红色诗词为媒介,在《梅岭叁章》的坚毅无畏、《七律·长征》的雄浑壮阔里,读懂先辈的决绝与赤诚,更明晰当代青年“为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此刻,红色诗词不再是尘封于典籍的文字,而是成为青年与历史对话的精神密钥,让跨越时空的爱国情怀在此刻同频共振。
八组参赛选手依次登场,以多样姿态解码红色诗词的精神内核,让经典在创新演绎中焕发新生:有的作品聚焦家国大义,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紧迫感,转化为当代青年“强国有我”的行动力。历史画面与深情表演的多彩色调交织,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份炽热的爱国情怀;有的作品深挖革命深情,在先烈诗作的吟诵中,为“此去泉台招旧部”的无畏注入时代注解。选手的声线里,既有对历史的深切致敬,更有对当下责任的清醒思考,让革命先辈的信仰之光映照现实;有作品锚定青春志向,在伟人诗词的诠释中,让“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意气,与当代青年的追梦姿态完美融合。昂扬的语调、饱满的情感,尽显“后浪”奔涌的蓬勃力量。

单人朗诵的深情独白,成为叩击心灵的鼓点;多人合诵的和声共鸣,将红色精神的能量场无限放大;融合情景演绎的创新表达,更让诗词里的故事在舞台上鲜活“重生”。灵动多变的表演形式,共同织就出一幅立体鲜活、直击人心的红色精神图谱。

比赛落幕,舞台灯光渐暗,但它承载的精神力量却在校园里持续发酵,它不仅成为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一次坚定的信仰传承,更是一次清晰的使命召唤与滋养青年成长的养分。让青年在诗词浸润中读懂,“爱国”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先辈“血雨腥风应有涯”的无畏牺牲,是当代人“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坚定选择!这场活动的价值,早已超越“赛事”的边界。
当红色的火种在更多人心中燎原,我们愈发坚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红色诗词里的精神力量永远鲜活;无论身份如何不同,爱国情怀永远是青春最该坚守的底色。
愿这份从红色诗词中汲取的力量,成为青年逐梦路上的精神灯塔——在攻坚克难时,能拥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在面对选择时,能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在展望未来时,能怀揣“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让我们以诗为媒、以声为介,让爱国薪火在代际传递中生生不息,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