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6月30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陈显久在汾东校区财经系会议室组织召开传统文化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调研会。财经系、管理系、数学系、材料与化学工程系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负责人陪同调研。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姚海彬主持座谈会。

会上,各系党政领导介绍了各自在学科专业发展、“大思政课”建设、学风培育、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围绕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工作队伍能力、推进管理服务信息化等方面提出建议。陈显久充分肯定各系在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各系存在的专业学科布局、教学资源整合、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效能等方面共性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
结合调研系部的专业特色和育人实践,就进一步提升育人质效,陈显久指出要强化管理联动,提升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方法。一要坚定发展信心,立足学校事业发展新阶段,强化党政协同、步调一致,以团结奋进姿态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二要带好工作队伍,夯实育人根基,做到明方向、提质量、重引领、保运行,深化课堂教学革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贯通第一第二课堂,强化学风建设与价值塑造,坚决遏制“躺平”现象;优化管理效能,打造高水平育人团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筑牢坚实保障。叁要增进师生的获得感,厚植师生福祉,建立“待遇—平台—荣誉”叁维激励体系,以情感联结与机制创新破解学生管理难题,让立德树人工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四要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紧扣建设省内一流应用型本科目标,发挥地缘优势,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拓展横向课题服务产业需求,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互促共进。
陈显久强调,传统文化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多方协同的联动工程,需凝聚课内外、校内外的育人合力,构建全员参与的育人网络;是薪火相传的接续工程,要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中,实现育人成效的持续深化;更是守正创新的求新工程,需以时代需求为导向,在理念更新、方法革新中激活育人动能,让立德树人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
本次调研会以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为切入点,立足校情,直面问题,凝聚智慧。学校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持续深耕文化沃土,着力构建课内与课外联动、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园与社会贯通的传统文化赋能思政教育新格局,不断夯实立德树人的文化根基,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