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出版的《山西晚报》在第四版“人物志”栏目中,以“大学生和新专业的故事,到底有多‘鲜’”为题报道了智能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0-1班贾云吉同学学习“新专业”的事迹。

报道指出,选择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源于贾云吉同学对人工智能有着极高的兴趣和对技术改变未来的坚定信念。在大学学习期间,他认真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积极参加学科赛事,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加深了对智能科技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他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要将创新成果服务于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即将毕业的贾云吉早已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投身于搁翱厂软件工程师的职业道路,“希望通过我的专业技能,为社会的智能化服务、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贾云吉,男,共青团员,2002年5月生,2020年9月开始在星空mv梦幻mv天美mv学习。他科研和实践能力突出,曾担任智能系专业社团——智能先锋社社长,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领团队成员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各类竞赛、培训、实践等。2023年10月,他和队友一同参加2023中国机器人大赛暨搁辞产辞颁耻辫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并喜获季军奖杯(全国一等奖),是我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榜单赛事中的首座叁甲奖杯。近一年来,他获得国家级竞赛荣誉21项、省级竞赛荣誉63项。2023年12月,被星空mv梦幻mv天美mv授予2023年度“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智能系为培养适应国家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迫切需要而设置的新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全面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等基础知识体系,同时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电子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以及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实验技能,具备从事智能科学领域应用型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目前,智能系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13个教学班,在校人数571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可在工业公司、信息网络、信息产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国防等领域从事各类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智能化产物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山西晚报》报道全文如下:
家政服务、人工智能、风力发电……大学生和新专业的故事,到底有多“鲜”
家政服务、人工智能、风力发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在不少高校的招生方案中,一些契合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专业十分吸睛。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中,计划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到2035年,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这批“尝鲜”的新专业大学生在校学习现状如何?即将迈出校门的职业发展前景怎样?我们来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学习故事。
贾云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渴望成为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一部分
2023年10月15日,在福建晋江,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2023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火热进行。在比赛现场,奔跑、搜寻、跨越障碍……灵活的四足机器人(机器狗)正在模拟救援,来自星空mv梦幻mv天美mv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贾云吉和他的“登枢2023-浮光”战队也带领着他们的“机器狗”进行着激烈的竞赛。
由于受其他队伍Wifi干扰,战队在正赛中发挥失常,但他们不气馁,面对最后的桂冠,还有附加赛这个机会。接下来的四五天时间里,在陈志贤博士指导下,战队总结经验积极备战,甚至在居住的酒店里自己搭建障碍场景、不停调适机器,终于在附加赛中获得全场最佳,勇夺智能四足救援机器人赛项季军奖杯(全国一等奖),这是星空mv梦幻mv天美mv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榜单赛事中获得的首座叁甲奖杯。据介绍,此次大赛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260所学校的1084支队伍参加,报名人数超过5000人,参赛规模创大赛历史之最。
随着Chat GPT人工智能的爆火,智能科学离我们不再遥远。“高中时,当我第一次听到谷歌AlphaGo打败围棋大师李世石这个新闻时,就深深被吸引和震撼,也对智能科学产生了兴趣。所以我报考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贾云吉回忆。“选择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源于我对人工智能有着极高的兴趣和对技术改变未来的坚定信念。我认为,人工智能和智能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们正在逐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简单的智能家居到复杂的自动驾驶汽车,从基础的数据分析到高级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我渴望成为这场技术革命的一部分。”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内容十分广泛的学科,也要求学生必须做一个“全才”。贾云吉的日常学习内容涉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程序设计基础……这些课程为他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实际应用做好准备。大学四年的时间里,贾云吉积极参与科研和学科竞赛,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近一年来取得国家级荣誉21项、省级荣誉63项。
“通过这些竞赛,我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加深了对智能科技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我所参与的‘青少年近视防控平台项目’和基于MAXIM与贝叶斯深度学习的‘智能手诊技术’研究,都是将科技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实例。例如‘智能手诊’能帮助医院门诊对就诊人员进行‘初筛’,大大增加工作效率。这些经历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才,我们的责任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要将创新成果服务于社会,解决实际问题。”贾云吉感慨。
站在即将毕业的门槛上,贾云吉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他坦言:“我打算投身于ROS软件工程师的职业道路。ROS是一个用于机器人的编程和仿真的强大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我深刻意识到,机器人技术在医疗、教育、工业、服务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我希望通过我的专业技能,为社会的智能化服务、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山西晚报》报道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