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至23日,招就处按照学院安排选派5名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参加了由山西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组织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培训”。

本次培训由来自天津大学的李丹老师主讲。培训内容有就业指导课程的设计、授课方式,生涯规划视角的升级,职业行业趋势,最新就业政策解读,求职材料的制作以及模拟面试的实践操作,学生求职心理的调适等多个方面。
此次培训授课形式新颖、互动性强,培训内容贴合实际、干货满满,我院参加培训的五位老师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讨论,每个人都有精彩发言,给与会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大地提高了我院的声誉。

会后老师们进行了认真回顾和总结,认为此次培训的最大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本次培训采取分组的课堂学习方式,每次课都采取问题导向,先给学员抛出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激活学生思考,师生互动,整个课堂活跃度高,学员参与度高,积极性大,这个教学方式值得我们效仿。二是关注当下学生中“慢就业”现象普遍、学校就业率不高的问题,就如何唤醒学生的就业意识进行了深入探讨。叁是职业生涯规划视角的升级,从单向视角的“知己-知彼-决策-行动”升级为双向视角的“知彼-知己-知彼-决策-行动”。四是职业路径的选择从以前的线性职业路径转变为职业地图理念,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岗位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不再是一次选择决定终身,因此每个人都要保持对环境的敏感和对变化的开放,跟随自身的发展和环境变化而行动,树立动态的生涯规划观。五是在职业探索方面增加了未来智能社会础滨机器人对人找工作影响的考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会创造出很多新型岗位,要让我们的学生有这种意识,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六是在职业价值观的引领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把个人职业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进程中,让学生了解当前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计划,西部计划,了解基层岗位人员缺乏的现状,了解新型产业兴起的格局变动等,引导学生契合当前形势,改变就业观念,这样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七是在职业能力方面,要让学生知晓公司现在需要的不是你有无能力,而是具不具有潜力,公司需要的是具有高潜力的人才。高潜力人才的四个要素:敏捷的学习力、积极进取的精神、内在的驱动力、动态的感知力。八是帮助学生进行求职心理调适可以采用求职情景剧的方式,把求职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调适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同学们眼前,形式活泼、体验性和互动性强,学生更容易接受。
参训的老师一致认为这次培训刷新了自己的认知,开拓了眼界,改变了教学理念,大家一定会将培训的成果融入课堂教学进行实际应用,好好打造属于我院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
之后招就处还将组织线上交流会,让参训老师与我院其他就业指导教师和就业工作者分享培训的心得体会,继续拓展此次培训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