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落实学院办学定位和思路,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文化与旅游系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活动,新学期制定了系列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计划,组建教学团队,还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突出专业能力培养,根据课程特点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打造开放多维的特色课堂教学。
《山西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旨在让学生了解山西现当代文学历史发展进程及各阶段主要特点,通过对重要作家作品的感悟、鉴赏、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阅读能力、欣赏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各种技能的养成。同时把地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增强学生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怀,深入了解山西文学文化博大深厚的底蕴,建立山西文化自信力,为地域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形成经济、政治和文化共融效应,从整体上促进全社会的良性动态循环,带动本土经济社会的发展。
该课程本学期采用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与社会密切结合的开放式教学,充分利用立足本土的优势,深入挖掘本土资源,通过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多方面感受山西优秀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主要方式为:一、邀请山西本土的学者作家走进课堂,为学生作专题讲座和作品解读,目前已经邀请了傅书华、段崇轩两位国内着名的学者专家为学生做了山西新文学和赵树理的专题讲座,反响热烈,后续会陆续邀请作家学者走进课堂,现身说法,与学生共同探讨作品,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提高学习兴趣。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已有的理论知识体系,如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文学理论、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入教学体系,构建完善的课程理论与实例相结合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将来的毕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叁,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运用文献的技能,及时掌握最新学术成果和前沿动态,初步形成科研意识和能力,并与专业见习等教育实践课程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变成笔下文字,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这些尝试和改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开设《山西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课程的高校只有我院一家,着名学者评论家段崇轩老师在深入了解课程后表示,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创举”,我们的教学团队将努力完善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将该课程打造成有特色的的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