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一方面高质量开展网络教学上好思政课、讲好抗疫故事;另一方面积极下沉抗疫一线担任社区志愿者为疫情防控做贡献。虽然工作强度加大,生活压力巨增,但是都没能阻挡老师们加强学习、提升业务、积极进取的脚步,大家纷纷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开展集体备课,参加各种网络学习和线上研讨会,提升自我。
一、线上教学,有“备”而来
在疫情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把“集体备课”制度化和常态化,每周都会在云端以教研室为单位,就上周线上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及时分享教学经验和妙招锦囊后,对下一周专题内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难点和教学热点多方面开展集体备课。每一次备课都是慎之又慎、精益求精,大家各抒己见,往往忘记了时间。通过集体教研,不仅做到了线上教学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料的更新和准确,对目前“抗疫故事”进课堂也进行了教学资源充实与拓展,力争把最好的课堂展现给学生,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立德树人”的作用。

二、用好平台,提升能力
为了锤炼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核心素养,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深知“打铁必须自身硬,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牢固树立常学常新、活学活用的理念,在“周末理论大讲堂”常态化学习的同时,分别于4月13日、4月16日积极参加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备课行动暨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和山西农业大学举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暨两会精神学术研讨会,用好各类网络学习平台和线上会议,提高理论素养、夯实专业知识、强化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

叁、创新发展,协同育人
为了引导学生增强爱国意识,努力践行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用好、用活“冬奥教材”、讲好“大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于4月16日下午集体观看了“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同我院学生一起回望中国冬奥历程,感受北京冬奥精神,切实把大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胸怀理想,把“小我”融入“大我”,增强报国之心、强国之志。全体教师又于4月17日参加了我院教务处举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系列线上培训活动。这次线上培训不仅有助于老师们培养实践能力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更有助于老师改进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升实践教育效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教师时刻都保持着精神饱满的学习姿态,随时学习充电,随时强化自我。不但每次学习都落地有声,而且还能就自身的课程改革、教学创新、科研教研等问题与专家实时互动、积极研讨。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培训,老师们既开阔了视野,又提升了政治素养和理论认识、提高了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更加明确了今后教学、教研、科研努力的方向。